分类归档 最新动态

通过精心联盟

精准“心”时代

随着《中国成人肥厚型心肌病诊断与治疗指南》和《单基因遗传性心血管疾病基因诊断指南》的发布,我国已进入心血管病精准规范诊疗的时代。为推动全国各地区心血管病精准诊疗水平,帮助各地区、各级医院、各级医生准确把握精准诊疗适应征,掌握心血管病精准诊疗技能,分享罕见精准诊疗病例,“精心联盟”特策划精准“心”时代——全国心血管病精准诊疗系列病例讨论会。

主办单位:

国家心血管病中心 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医院

中国分子心脏病学杂志

中国医疗保健国际交流促进会精准心血管病学分会

中关村熙睿心脑肿瘤精准医疗研究院

精心联盟

中国心血管健康联盟

会议每月一次,于精心联盟微信公众号发布上线,敬请关注。

通过精心联盟

加入精心

各位关注心血管疾病精准诊疗的朋友们:

精准医学作为崭新医学模式的代表,自诞生之日起就备受关注,新理念、新成果层见叠出,全世界范围内精准医学时代业已到来。精准医学狭义而言是从分子、基因水平入手研究疾病,广义上则是利用一切手段和先进技术,从“疾病前、发病中、发病后”全过程对患者进行精准化、个体化的预防、治疗和健康管理。

自 “中华医学会心血管病学分会精准心血管病学学组”、“中国医疗保健国际交流促进会精准心血管病分会”成立以来,我们有幸团结了一批致力于中国心血管疾病精准诊疗的专家同道,以部分医院为示范和合作试点,开展全国多中心全方位合作模式,取得了喜人的成绩,为中国精准心血管病学发展做出了许多开创性的工作,为心血管疾病精准诊疗的实践推广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从精准医学的角度我们将心血管病分为以肥厚型心肌病为代表的“单基因遗传性心血管疾病”,和以常见高血压、冠心病为代表的“复杂心血管疾病”两个大类,并依照此思路推动精准医学在相应疾病中的实践发展,包括单基因遗传病的早期基因诊断、分子分型、基因层面的疾病危险分层评估、疾病家族管理,以及复杂心血管疾病中疾病发生、发展、预后、治疗疗效相关生物标记物和靶向用药的探索和应用。

伴随着精准心血管病学在各方向上的不断突破,中国精准医学发展趋势愈渐明朗,精准诊疗实践进程日益深化。2019年初《单基因遗传性心血管疾病基因诊断指南》的发布,更是把心血管疾病精准医学推到了临床实践一线,对于心血管疾病精准诊疗具有里程碑式的意义。在此我们欢迎所有关注中国精准心血管病学发展的朋友们,无论您是医生还是患者,是集体还是个人,我们愿与您同心同德携手共进,以“精心联盟”互联网平台为新的纽带,更加广泛而深入地开展合作、宣教精准医学理念、推广精准医学概念下的诊疗技术的临床应用,了解精准诊疗、精心管理健康,让心血管疾病精准诊疗真正为健康中国助力!

欢迎您打开微信扫描文末二维码,关注“精心联盟”公众号, 解锁更多心血管疾病精准诊疗相关内容,期待携手共进!


“精心联盟”微信公众平台
通过精心联盟

“中关村熙睿心脑肿瘤精准医疗研究院”-“精心联盟”账号主体简介


研究院介绍

中关村熙睿心脑肿瘤精准医疗研究院”是由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医院、首都医科大学北京宣武医院和北京大学肿瘤医院心、脑、肿瘤方面的专家团队共同成立研究院。以创新驱动为指导,以推动心脑肿瘤精准医疗水平发展为目标,为全国精准医疗技术在全球最前列做贡献为宗旨。凭借资深的专业造诣和社会影响力凝聚国内外顶尖的医疗专家、生物信息专家和大数据专家共同进行深入研究与科技创新,同时吸纳社会资源更好的服务于社会,推进我国心脑肿瘤精准医疗水平的发展及在国际上的竞争力与影响力。


专家介绍

惠汝太
博士 教授 主任医师
博士生导师 科学家

惠汝太,男,山东省日照市人,1951年出生。1992年毕业于加拿大蒙特利尔大学医学院医学系,获临床科学博士学位,1993-1996年在美国国立健康研究院(NIH)博士后研究。长期主要从事心血管疾病的临床与心血管病分子遗传学、基因组医学的研究工作。擅长心脑血管病危险因素评估,高血压、心肌病,尤其是难治性高血压、肥厚型心肌病的诊断与治疗,心血管病基因诊断和个性化治疗。是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内科学教授 博士生导师,生化与基因组医学教授,博士生导师。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曾任中央保健委员会会诊专家,心血管病基础英语临床结合的著名学者,发表SCI论文304篇,第一作者与通讯作者119篇。

曾担任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医院副院长,内科副主任、高血压诊治中心主任,中国医学科学院心血管研究所副所长,科技部中德分子医学研究室主任,科技部/国家外专局国家级国际合作基地主任,心血管病相关基因与临床研究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主任,心血管疾病国家重点实验室副主任。国际心脏研究会中国分会主席,中国医师协会高血压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J Mol Med(德国)杂志编辑。

现任健康中国研究中心副主任,国家13.5精准医疗计划起草委员会专家(科学技术部),国家精准医学重点项目咨询专家(国家卫健委),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医院医疗新技术伦理委员会主任委员,中华医学会心血管病学分会精准心血管病学学组前组长,中国医疗保健国际交流促进会精准心血管病分会主任委员,科技部-国家心脏中心临床研究基地学术委员会委员,上海同济大学教育部心律失常重点实验室学术委员会主任,《中国分子心脏病学杂志》主编等。


马爱群
博士 教授 主任医师
博士生导师 国家级名医

曾任中国医院协会中西医结合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华中医药学会络病分会副主任委员,中华医学会心血管病分会常务委员及心力衰竭学组副组长,陕西省医学会心血管病学分会主任委员,教育部科学技术委员会学部委员(生命科学一部),中国民主同盟中央委员,西安交通大学学术委员会副主任等职务。获得教育部骨干教师,陕西省“35”人才,陕西省卫生厅“215”人才,原西安医科大学首批“跨世纪学术带头人”等称号。现任西安交通大学心血管病研究所所长,陕西省分子心脏病学重点实验室主任,陕西省心血管疾病质量控制中心主任,环境与疾病相关基因教育部重点实验室离子通道病研究室主任,陕西省数字化医疗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主任。陕西医学会常务委员,全科医学分会主任委员。《中华心力衰竭心肌病杂志》副主编,《分子心脏病学杂志》副主编,《中华心血管疾病杂志》常务编辑等等。

主要从事心力衰竭心律失常离子通道病及心脏分子遗传学等方面的研究。先后主持国家科技部重大科技惠民项目1项(结题),科技部国际合作重点项目1项(结题),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2项(结题)、重点1项(结题),卫生部科研基金4项及教育部项目3项(均已经结题),陕西省重大项目5项、自然基金1项及国际合作项目4项,(除一项重点在研外,其余均已经项结题)。国家重大专项1项。指导在读博士研究生申请到国家自然科学基金16项,并以主要成员参加“九五”攻关及国家、省部级研究课题10项。

共发表文章300余篇,其中SCI收录51篇,表明国际影响力的H因子达到11;主编人民卫生出版社全国全国医学统一编写教材《内科学》1、2、3版及《心血管系统疾病》1版。主编人民卫生出版社国家临床(助理)医师执业资格考试系列丛书6部,主译专著1部,参编专著5部;获省部级科技成果奖5项,其中一等奖1项。厅级科技成果奖4项;申请国家发明专利1项,知识产权2项;培养硕士、博士研究生150余名。


打开微信扫描二维码 关注“精心联盟”公众号 解锁更多心血管疾病精准医学资讯

编辑:阮洁云